专业治白癜风医院 http://m.39.net/pf/a_4328648.html

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治医师

高志欣

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
  大家好!我是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志欣。

 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医全科医生,在社区服务站点,我大约每天要为八九十位居民看诊,已经习惯了这些熟悉的声音:“小高医生啊,我最近腿有点痛,你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?”“小高医生啊,我闪了腰啦,你帮我瞧瞧?”

可是最近,声音依旧熟悉,询问的话却变成了:“小高医生真厉害!竟然能在飞机上连救两个人啊!”“小高医生,再给我们讲讲高空救人的故事吧?”

  每当此时,我总是很不好意思,因为我觉得,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事!当时的情景,现在想起来,还是感觉很紧张呢!

  那是今年的4月2日,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,我坐飞机前往悉尼,探访师长好友。对于我们医生来说,这样的假期太难得了,飞机上的我有一种久违的放松,起飞后不久,我就睡着了。

  忽然,我在迷迷糊糊中听到急切的求助声,似乎是广播找医生。虽然我还没有从睡意朦胧中完全清醒,但只要一听到“医生”两个字,我就本能地坐了起来!

  我用力睁开双眼,前后张望了一下,只见几名乘务员前后走动,大家的脸上都有点慌乱。我立马起身,对乘务员说:“我是医生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?”

  乘务员一下子抓住我的手,激动地说:“有位女士在过道里晕倒了,您帮忙看一下情况严不严重吧,如果需要什么设备请您告诉我!”

  我跟着乘务员快步走上前,看到一名年青女乘客,正瘫坐在乘务员座位上,面色苍白,出现半昏迷的状态。旁边有一位中年妇女,也面色苍白,十分焦急。我是中医,上前就给病人把脉,并且观察她的呼吸。还好,病人的呼吸平稳,只是节奏比较慢,脉搏细缓无力。

  我让乘务员将飞机上的急救箱取来,同时,我跟一名空乘小伙一起把病人抬到机尾的工作区域,并在地上铺好毛毯,打开地暖。让病人躺好后,我跪在地上,为她接上氧气,测量她的血压和体温,发现都较低。

  我想,我得先把她唤醒。飞机上条件有限,这倒让我的中医有了用武之地。我运用点穴手法,刺激她的几个穴位。嘿!效果立竿见影,原本晕过去的病人慢慢睁开眼睛,而且恢复了意识。

 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?有没有胸口疼、背心痛的感觉?她轻轻摇了摇头,但似乎睁不开眼睛,昏昏沉沉,说话也有气无力。我嘱咐她尽量保持清醒,不要睡。

  此时,我听到机长和乘务长沟通,询问是否要采取紧急预案。如果不能排除病人的危急情况,那么我们时刻准备改变航线或就近迫降,而我们当时已经飞到印尼以南的公海上,飞行时间超过5小时,如果返航,也需要5小时,而就近没有适合的机场让我们迫降,离澳洲大陆还需2小时航程,这样一来,情况就变得复杂了。

  这时,病人的母亲忽然拉着我,哭着对我说,她的女儿才30出头啊,那么年轻,一定要救救她!

  事不宜迟,我利用飞机上仅有的一个血压仪和听诊器,对病人进一步检查,基本排除心源性和脑源性疾病。那么,到底是什么原因?是低血糖吗?是妊娠反应吗?还是情绪紧张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?我向病人的母亲仔细询问了病情。

  原来,病人刚才只是起来想去上厕所,还没站起来就一下子晕倒了。这下,我心里有了底,大致可以推断她是因为憋尿的生理刺激,加上她有甲状腺素减低的病史,引起迷走神经功能紊乱,导致晕厥。但我担心的是,甲减症状如果恶化,我手头没有合适的药物和急救设备,问题就会棘手。

  幸好,病人随身带了药,我赶快给她服了药,在确认她没有糖尿病后,让乘务员准备一小杯糖水让她服下,并始终保持吸氧状态。之后,我一直守在她身边,每半小时给她测试一次生命体征。就这样,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,我连着为她测了3次血压和心跳,发现血压回升,心跳和体温也都恢复正常了!

  我稍稍喘了口气,心里刚刚踏实了一点,正想回到座位上休息,谁知道,一位乘务员又跑来告急,说又有一位中年阿姨突然晕厥!

  我一惊,还来不及想今天究竟是怎么了,就不由自主跟着乘务员又赶到那位阿姨身旁,发现她脑袋耷拉在靠背上。邻座乘客是她朋友,哭着告诉我,她本来好端端坐着,不知道怎么回事,突然就大口吸气,昏了过去。她平时除了高血压以外,身体还挺好的,这是她第一次坐长途飞机,没想到竟会出意外。

  初步检查后,我发现这位阿姨的心跳和血压都正常,也没有房颤或脑梗的症状,于是,我判断她可能是过于紧张,导致呼吸频率改变,突发晕厥。

我一边安慰她的朋友不要急,一边在考虑,手边有没有什么可用的设备?哎!有了!我取来座位上的清洁袋,罩在阿姨的口鼻上,通过口令帮她调整呼吸。

  我是这么说的:“来,跟着我的节奏,呼气、吸气、呼气、放松。”果然,不一会儿,阿姨睁开眼睛望着我,一秒钟后忽然“哇”一声,大哭起来。

  紧接着,乘客和乘务员全体大声欢呼,把我吓了一跳。我听见很多人都在说:“没事了,没事了!”我也跟着他们,轻轻念着:“没事了,都没事了!”

回到座位上,我长长舒了一口气,低头一看表,已经是当地时间上午7点,再一看窗外,天都已经大亮了。

  下了飞机,我以为这事就算告一段落。没想到,就在悉尼当晚,我手机响个不停,接连收到几十条朋友和同事的   恰巧,在清明小长假的前两天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医院心内科权威专家葛均波教授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上,也救治了一名心脏病人。好多人评论,院士救人胸有成竹不言而喻,而一个家庭医生竟能在万米高空连救两人,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,这需要有多大的底气和实力啊!

  我很感谢大家的   可是,自从我成为一名家庭医生以来,深深感受到,我们早就已经脱胎换骨了!我们接受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,不仅需要对社区居民的慢性病、常见病了如指掌,还需要进行院前急救、现场抢救等“实战演练”;我们不仅要懂得治疗患者的疾病,更要懂得治愈他们的心灵;我们负责的不仅是一位签约居民,而是包括他全家老小的健康!

  在我的   比起“高空救人”,我更自豪、更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ukemd.com/mbyhl/11928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